筆記。本文也發佈在印表機 - 列印和 QA 部分下:如何處理印刷錯誤/損壞的標籤/多餘的標籤 - 最佳實踐
印刷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些問題。有時,可能是工單的某些代碼無法使用;有時,甚至可能是整個工單都會出現問題。
生產批次的部分或全部標籤無法使用的原因:
- ScanTrust 安全碼列印尺寸錯誤。如果發生這種情況,請參閱此文章:QR 碼應該有多大尺寸?
- 印刷設備出現了一些問題。
- 基材存在問題。
- 膠水有問題。
- 墨水有問題。
- 剪切標籤時出現問題。
- 同一標籤上的另一個功能存在問題。
- 倉儲設施被水淹沒,標籤也被浸濕。
- ……
無論原因是什麼,相同的工作指示應該絕不被轉載。
總是:
如果需要更換整個工作訂單,請執行以下操作:
1. 印刷商應告知品牌方已發生問題
2. 印表機向品牌擁有者提供工單 ID
3. 印表機將工單的codes.csv檔案傳送給品牌商
4. 品牌將工作單中的所有代碼列入黑名單 - 請參閱文章:黑名單(個人和批量)
5.品牌將工單存檔。
6. 品牌必須創造新的 工作訂單相同數量。
7. 印表機依要求處理工作訂單,確保避免先前的問題。
如果工作單的某些部分無法使用,請執行下列操作:
1. 印表機應通知品牌已發生問題。
2. 印表機掃描/記錄每個標籤。有些印表機具備掃描設備內條碼的功能,並將資訊記錄到可與品牌擁有者共享的文件中,因此有幾種方法。
3. 印表機提供品牌擁有者所有錯誤代碼的資訊。
4.印表機提供品牌擁有者所有可以使用的代碼的資訊。
5. 如果印表機沒有掃描設備,對於少量列印,Scantrust Enterprise 可以作為替代方案。
6. 品牌列入黑名單 - 請參閱文章:黑名單(個人和批量)
7. 品牌打造新的 工作訂單缺少的數量(如果需要)
8. 印表機依要求處理工作訂單,確保避免先前的問題
剩餘標籤
與任何其他生產或製造環境一樣,列印過程中通常會存在一定的浪費率。這意味著,即使一切運作良好,也可能會多出多達 20% 的條碼。品牌和印刷商應就處理這些多餘條碼的流程達成協議。一方面,這是為了確保安全條碼的完整性,另一方面,透過合理利用已消耗的資源來保護環境。在大多數情況下,以下做法可能有效:
允許配送量=訂單量加減10%
例子:
- 品牌訂購 1M 標籤
- 品牌指定正負 10% 的交付彈性
- 印表機可產生 1.1M 標籤的代碼(1M +10%)- 如果印表機只能提供 900K 標籤,品牌將接受交貨並僅支付 900 K 標籤的費用(即由於品質問題)- 如果印表機能夠完美列印 110 萬張標籤,品牌方將接受交付並支付 110 萬張標籤的費用
- 在所有情況下,我們強烈建議將所有未交付的代碼列入黑名單(特別是如果代碼“完成後有效”
评论